山西招财鱼集团

经济新常态下的山西中小企业观察

来源:山西日报

2014年,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为本,聚焦小微、综合施策,取得积极成效,全省上下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形成,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到2014年底,全省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户数达15.42万户,比上年净增加3.52万户;从业人员378.4万人,比上年净增加11.4万人;完成营业收入20033亿元,同比增长5.92%,其中运城、长治、晋城等7个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我省中小微企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总量小、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创新难、创业难、成长难等共性难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2015年是我省全面开创弊革风清、富民强省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推动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知微见著,必须准确把握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判断,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山西中小企业发展走向如何?何处布局?记者采访了省经信委和省中小企业局相关专家,多数观点认为要全面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努力实现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认识新常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

   涌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

   走势研判: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趋势性变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创新逐步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在这些调整变化中,中小微企业都是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有理由相信,中小微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领域向其平等开放、各类社会资源向其更多倾斜、各种政策措施对其集中扶持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重点布局:实施“四新”企业发展工程,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引导中小微企业采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创造新模式。支持发展智能制造新技术,鼓励中小微企业采用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技术替代传统应用。积极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新产业,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基于产业链细分与整合的制造业服务化新业态,发展车联网、移动终端位置应用等新增值服务及检测认证、智慧医疗等服务型制造业。支持发展跨界融合服务新模式,鼓励中小微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医药等中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

   着力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总量,新创办小微企业3万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培育“小巨人”企业100户以上。

   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风险挑战

   经济下行还未见底,形势之严重前所未有

   走势研判:近年来,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供给多样化、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我省煤炭、焦炭等能源、原材料产品的需求总量和市场份额受到巨大挤压,“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跌得快跌得深、回升慢回升难。在这一轮经济下行压力下,我省GDP增速从2011年上半年的 13.3%下降到2014年的4.9%,连续42个月处在下行通道中;中小微企业增速也从2011年的23%下降到2014年的5.92%。

   这些,都预示着当前我省经济下行还未见底,形势之严重前所未有。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微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应对挑战,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重点布局: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发展共性难题:围绕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搭建多元化融资服务平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挥“新三板”、天交所山西运营中心、山西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登记、托管、转让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研究制定直接融资奖励办法,引导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多形式、多渠道直接融资。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提高融资能力。

   围绕帮助解决创业难、用地难问题,积极推进多形式创业基地建设。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利用企业闲置土地、厂房,旧学校、旧仓库和各类园区、商务楼宇等,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全年新认定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15个左右。

   引领新常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

   实现新常态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走势研判: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在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给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中小微企业发展依然处在黄金期、转型期和提升期的判断;经济结构的新一轮深度调整,没有改变我省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中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全面推进“六大发展”进程中责任重大。一定要因势利导、主动作为,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重点布局: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着力支持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促进新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引导和推动全省每个县(市、区)培育发展1个以上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省培育形成150个以上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其中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5个以上。

   发展“专精特新”,支持中小微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聚焦各类政策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着力打造一批行业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链接”

   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省级枢纽平台的基础支撑系统和服务应用系统,做好金融服务、产业信息大数据、人才培训、法律维权等专业应用平台的推广应用。按照边建设、边运营的原则,加快市级窗口服务平台、产业集群窗口平台建设步伐,提高平台网络覆盖面,为国家验收奠定基础。加强省平台与窗口平台的互联互通,支持专业应用平台、窗口服务平台与优秀专业机构合作运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平台网络服务业绩考评体系,定期调度平台运行情况,总结创新做法,推广典型经验,提高运营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服务资源应有尽有、服务需求一网打尽”。

   推进服务机构与平台网络协同服务。按照“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要求,推动优秀服务机构向中小企业服务联盟集聚,组建若干专业服务联盟,新建小微企业服务站100个以上,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特色化、创新性的服务。